说到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的坚持,外界往往感到难以理解。明明它的经济严重依赖能源出口,西方一波又一波的制裁接踵而至,欧洲停止购买石油和天然气,美国也带头封锁技术和金融渠道,按理说,俄罗斯应该早就撑不住了。然而,事实却是,三年多过去,俄罗斯不仅没崩溃,经济反而出现了增长的迹象。
要理解这一点,我们得从普京2024年6月访问越南时的一番话说起。普京在那次记者会上提到,西方显然希望俄罗斯在战场上遭遇失败,但对于俄罗斯而言,失败的后果远不止简单的军事失利,而是国家主权和千年文明的终结。换句话说,失败意味着彻底的灭亡,因此无论如何,俄罗斯只能咬牙坚持下去。
普京的这番话是在越南进行的一次常规外交访问中提出的,本来是为了加强与越南的双边合作。然而,普京在记者会上突如其来地谈到了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底线。他直言,西方希望俄罗斯在战场上遭遇重创,而这对于俄罗斯意味着什么呢?就是国家地位的消失,甚至是千年文明的断裂。
普京强调,这样的后果每个人都必须意识到,因此,既然退路已被堵死,那么继续战斗下去,才是最现实的选择。这番话一出,立即引起了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。路透社和半岛电视台纷纷报道,普京利用越南这个相对中立的平台,向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传递了一个信号:这场战争不仅仅是短期的冲突,它关乎俄罗斯的生死存亡。
展开剩余83%值得注意的是,这不是普京第一次公开表态,但这次越南之行具有特别的意义。越南虽然位于东南亚,但它在国际舞台上保持着对俄罗斯和西方的平衡外交,普京在访问时还签署了十几项协议,涉及能源、贸易和技术合作等多个领域。越南总统武文赏的接待规格非常高,两人还深入讨论了亚太安全问题,并提到了要建立一个可靠的安全体系,反对封闭的军事集团。虽然这些内容看似是外交辞令,但结合普京对失败后果的表述,就能感受到俄罗斯面临的战略焦虑。
西方的制裁从2022年战争爆发以来便接踵而至。美国首先冻结了俄罗斯央行资产,欧洲也停止购买俄罗斯天然气,导致俄罗斯的能源收入大幅下降。然而,俄罗斯的经济却并没有像外界预期的那样崩溃,反而在2024年取得了4.1%的增长,这一数据令许多经济分析师感到震惊。
俄罗斯社会本身对西方的敌意由来已久,冷战遗留的积怨和近年颜色革命的阴影,使得“亡国论”在俄罗斯国内蔓延得更快。普京的这番话,在国内媒体中得到了广泛报道。塔斯社和卫星通讯社纷纷强调,坚持到底是唯一的选择。
美国国务院也迅速回应,强调西方并不想摧毁俄罗斯,只是要惩罚它的侵略行为。然而,普京的言辞让人感觉到,这不仅仅是“惩罚”那么简单,而是对俄罗斯国家存在的威胁。
普京在访问结束后,飞往朝鲜,继续拉拢亚洲的合作伙伴,这一系列举动也进一步表明俄罗斯正在加快转向东方的步伐,避免被西方完全孤立。
普京的这番话,不仅仅是公开表态,更直接影响了俄罗斯的政策调整。为了确保战场不崩溃,俄罗斯加大了对军工业的投入,并加强了征兵力度。尽管俄罗斯经济在这几年看似“打了鸡血”,但其背后的艰难与困苦却不容忽视。
2022年战争刚开始时,西方的制裁如潮水般袭来。俄罗斯的SWIFT系统被切断,技术出口禁令使得许多高端设备无法进口,欧洲几乎完全停止了对俄罗斯天然气的进口。外界预测俄罗斯的GDP将暴跌10%以上,但结果却只是缩减了1.2%。2023年经济反弹了3.6%,2024年更是达到了4.1%的增长,创下了战后新高。
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,俄罗斯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国防支出的拉动。2024年,军费占俄罗斯预算的三分之一,甚至超过了医疗和教育的支出。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在向普京汇报时表示,2024年GDP已经突破了200万亿卢布,工业产出也保持稳定增长。
然而,俄罗斯的经济状况并不是一帆风顺的。能源出口依然是俄罗斯经济的命脉,战争前俄罗斯对欧洲的依赖非常严重,现在则转向了亚洲,中国和印度成为了主要的能源买家。2024年,俄罗斯的石油出口量不仅没有减少,反而出现了小幅上升。尽管油价下降,但由于总量补上了缺口,俄罗斯的能源收入没有大幅下降。
与此同时,俄罗斯的财政赤字也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压力。2023年的财政赤字达到了3.3万亿卢布,2024年预计将达到3.5万亿卢布,创下了苏联解体后的新纪录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政府通过加税和印钞来维持财政收支平衡,同时采取了资本管制和汇率干预措施,使得卢布从低谷反弹,稳定在90卢布兑一美元左右。
尽管民众生活水平出现下降,但失业率却保持在3%的低位。军工企业吸纳了大量就业,尤其是在俄罗斯的东部地区,许多落后地区依靠订单得以振兴。2025年上半年,俄罗斯的经济增长预期从1.5%下调到0.9%,但军费支出仍然保持在高位。
俄罗斯的转向战时经济已经成为常态,公共支出一直处于高位,政府还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减轻民生压力。相比乌克兰,俄罗斯的基础设施保持得相对完好,而欧洲则因断供天然气,出现了严重的通胀问题,德国制造业也遭遇了严峻的挑战。
在这种压力下,俄罗斯的军工业表现出色。过去几年,军工产能翻倍增长,直接支撑了战场的需求。普京曾表示,俄罗斯的国防工业在特殊军事行动期间开足马力,部分武器的产量在两年内增加了30倍。2025年,俄罗斯国防工业的产能增幅仍在持续,特别是无人机、坦克和防空系统的生产。
征兵政策也是俄罗斯在维持战力上的关键。2022年,俄罗斯通过法律规定,服役一年以上的合同兵和预备役人员可以获得19.5万卢布的预付款和固定月薪。伤亡者的家属还会得到高额的补偿,并享受住房和教育补贴。随着战事的推进,补贴力度逐步加大,2025年俄罗斯计划每月征兵50-60千人。
尽管俄罗斯的经济和军工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,但未来的挑战依然严峻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下调了俄罗斯的增长预期,通胀压力和财政赤字依旧存在。随着战场上的推进变得缓慢,俄罗斯可能面临军费削减的风险。普京的“坚持到底”的表态,背后是国家在生死存亡之间的艰难抉择。
面对困境,俄罗斯不仅加强了与亚洲国家的合作,还通过外交手段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国际地位。2024年9月,越南国会主席访俄,10月越南总理也将访问莫斯科,进一步巩固两国的合作协议。
总的来说,尽管俄罗斯面临种种压力,但它的经济韧性、军事生产能力以及国内凝聚力,仍然让它能够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坚持下去。普京的坚定立场,给俄罗斯社会带来了强大的凝聚力,未来的不确定性虽然巨大,但目前来看,俄罗斯依然能够撑得住。
发布于:天津市九牛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